休克(参考内科学)
洗澡8个误区 让你洗出一身病
2021-05-17 10:40:03
洗澡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基本和一日三餐一样平常。但实际上,洗澡不仅仅是打开淋浴那么简单。缺乏常识或一些粗心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健康。
洗澡顺序错:可能影响血压
-日本《日刊现代》发表文章指出,日本每年有1.4万人因洗澡顺序不科学而死亡。这篇文章一出,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洗澡顺序真的那么重要吗?在这个问题上,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洗澡顺序不当确实有死亡风险,但死亡概率很小。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洗澡顺序可能会有影响,但不是主要问题,洗澡时间、水温、洗澡次数才是主要问题。冬天长时间在高水温下洗澡,会导致表层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压突然下降,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进而晕厥。洗澡时水温应控制在45以下。
起床就洗澡:晕眩
早起后洗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持精神状态,但如果不吃早餐洗澡,就容易出现头晕,甚至低血糖休克。如果水温过高,血管扩张,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崩溃。早饭后半小时早起洗澡。
睡前冲个澡:失眠
热水可以迅速升高体温,抑制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如果洗完就马上睡觉,会很难入睡。好在睡前2小时洗澡。如果睡前只能洗澡,可以在洗澡后用湿毛巾敷额头5分钟。
饱餐后洗澡:影响消化
空腹不能洗澡,吃饱饭也不能。刚吃完饭,胃里就聚集了大量的血。洗澡时全身的血管会扩张,皮肤和肌肉的血流量会增加,影响消化。此外,饮酒后不宜洗澡,否则会引起血压下降、头晕、全身无力,甚至引起心脏病或中风。建议饭后1-2小时洗澡。
洗前准备不充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大
秋冬季节,如果带着冷空气进入浴室,巨大的温差会增加血管和心脏的负担,对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危险。如果再加上通风条件差,会引起头晕、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从室外返回后不宜立即洗澡。寒冷天气洗前热身5分钟,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图干净使劲儿搓:伤害皮肤角质层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和脂质膜共同构成皮肤的屏障保护层,既能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又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流失。用毛巾擦会破坏保护膜。如果洗完之后用手指摩擦皮肤能听到吱吱的声音,说明洗多了。建议勤洗澡,不要“蹲着使劲搓”,可以用蘸了沐浴露的软海绵轻轻擦洗,只在肘部和膝盖
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沐浴露一次挤很多:皮炎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另外,沐浴液中还有一种抗氧化剂BHT,当这种物质遇到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也会变得异常活跃。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更好,洗后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洗澡太久:越洗越累
每次15分钟佳。洗得时间久了,反而会觉得浑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有研究显示,剧烈运动后,洗澡5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几乎没有变化;而洗10分钟,乳酸浓度会降低7~8毫克;洗30~60分钟,乳酸浓度就基本恢复到疲劳前的水平了。对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来说,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否则时间长了,会消耗体力,反倒使疲劳感卷土重来。
洗澡事小,健康事大。可能对很健康的人来说,上面的问题都影响不大,但无论如何,平常多注意一些,健康就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