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中医诊问诊切有讲究
2021-03-19 10:40:03
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区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提供重要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有助于其他症状的发现。讯问的一般内容和主诉与西医大致相同。一、掌握主诉,即患者就诊时自觉疼痛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和时间,围绕主诉症状深入询问目前的病史,需要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整体出发,按照辨证的要求来收集资料,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不同。
(一)一般问诊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住址等。
了解大致情况,就可以得到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可以有不同的埋葬条件和不同的疾病体征,如麻疹、水痘和百日咳,这些在儿童中更常见;年轻人的疾病在经验证据中更为常见。虚证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女性除一般疾病外,还有月经、腰带、胎儿、分娩等特殊疾病。血吸虫病存在于长江以南的江河湖泊中。钩虫病在养蚕地区更为常见。矽肺、铅中毒、汞中毒都与职业病有关。
(二)现病史
疾病从发病到治疗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治疗。
1.询问病情
发病的原因、过程和症状,症状的部位和性质,突然发病或缓慢发病,发病的诱因。
了解病程及主要症状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如是否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加重或减轻、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病程中是否治疗过、服用过哪些药物、发生过哪些反应等。
了解发病过程,对于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指导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2.现在就问症状
(1)问寒发热:恶寒发热往往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是否有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以及恶寒与发热的关系和严重程度。
(1)恶寒与发热同时发生,多为表证或表里证。
重恶寒,轻度发热,多为表寒证;
发热重,微恶寒,多为表热证;
恶寒发热交替出现,称为寒热互渗,多为半表半里证。
发热不恶寒,多为内热证。
高热、口渴、尿红、便秘为内热证;
久病潮热五烦,骨蒸乏力,多为阴虚内热所致。
(3)怕冷,不发烧,怕冷,手脚冰凉,体温低
f5757" href="https://www.yi20.com.cn/jbk/yx9473/">阳虚里寒证。(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虚。
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
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并见身凉肢冷,属阳气欲绝的亡阳证。
(3)问饮食
注意询问是否口渴,饮水多少,食欲食量,喜冷喜热,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及气味等。
①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
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
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
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
②食欲与进食:
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
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属胃火亢盛;
饥而不食,多属胃阴不足。
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病中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病虽重也有转机。
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
口酸腐多属胃肠积滞;
口淡无味为脾虚湿盛;
口咸多属肾虚;
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问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腰痛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
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
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
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
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
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
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三)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如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脉等。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但在临诊中也有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诊作为的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须强调四诊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的诊断。
1.切脉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