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疤痕>文章正文

疤痕(瘢痕)

人体“黑洞”解密丨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

2021-05-28 11:24:04

还记得去年占据头条的这张图吗?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国际天文学家发布了人类对宇宙探索多年后的第一张“黑洞”图片。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说,这不是烧“蜂窝煤”吗?高级美食家说这是一种甜的“百吉饼”。还有核医学的人说,这不是心肌显像的图像,还有心肌缺血的图像!

今天小核医生为大家破译了“黑洞”图片——心肌灌注成像。

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简单、高度特异和敏感的检查方法。《2018版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指出心肌灌注成像是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准确无创方法,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对疑似中高概率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对能耐受运动的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对不能耐受运动或运动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药物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成像可对冠心病和心肌缺血做出早期定性诊断;评估缺血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评价治疗前后心脏灌注的变化;此外,室壁运动和心室功能可以用多参数来评价。

人体的

“黑洞”

人体“黑洞”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静脉注射特定的核医学显像剂(99mTc-MIBI,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可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显像剂发出的信号(射线)可被“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接收,最终获得心室的多级灌注成像图像,其中左心室短轴的图像就是我们所说的“黑洞”图像。使用先进的人类“相机”,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完成心脏的“黑洞”成像。

图2心脏的短轴、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

图3正常心肌灌注断层图像

图4正常心肌后处理图(室壁运动图;心室容积图和心室功能参数)

图5显像剂99mTc-MIBI的优点

成像原理:正常或功能心肌细胞可吸收显像剂,而缺血或梗死心肌可吸收或不吸收少量显像剂;显像剂的摄取与心肌血流量呈线性关系。能在心肌细胞内长期稳定分布;半衰期短,能量稳定,物理特性好,图像质量好。

图6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注意事项:停用茶碱、普萘洛尔等药物;检查当天的清淡饮食;检查前建立静脉通路;吃油腻的饭菜(如煎蛋等。)注射显像剂后30分钟。

图7患者图像采集姿势

静息成像是指患者在安静休息、无外界干扰的状态下进行的心肌成像。

压力成像是指在心脏被给予一定的“负荷”,药物或运动干预时的心肌成像。

只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在休息时会改变血液灌注,而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小于50%,50%~75%)在负荷(药物或运动)下会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液灌注。通过比较静息和负荷成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完全显示的静止圆圈在负荷下出现局部变薄和消失,表明这部分心肌存在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提示心肌缺血。

无论静止或负重,心肌同一部位的环内局部发育消失,说明该部位心肌存在不可逆的心肌灌注缺损,提示严重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存在“瘢痕组织”。

目前,心肌灌注成像是国际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可靠的无创影像诊断技术,可对冠心病的风险进行分类,指导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对评价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它还可以评价室壁运动、心室功能等,在心肌炎等心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鉴于无创、简便、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心肌灌注成像的优势,2018年国内权威心血管和核医学专家联合制定的《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建议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在决定是否需要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先进行心肌灌注成像。

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黑洞图像,核医学从业者用SPECT检测心肌中的“黑洞”。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已经知道了神秘的人体“黑洞”——心肌灌注成像。如果您需要了解这次考试,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