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肺炎>文章正文

肺炎(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 )

伏贴敷贴穴位及三伏灸法

2021-04-09 10:00:05

夏天治疗冬病的“三伏贴”我们听过很多,也有很多人贴过。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具体的位置和穴位,甚至有人认为贴在背面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由于三伏贴通过中药刺激人体穴位,刺激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外治内病的目的。因此,准确地将药物应用于穴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用药部位和穴位可以防治不同的疾病。

夏季治疗冬季疾病的穴位贴敷疗法主要适用于阳虚者,用于秋冬春易复发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上适合防治的重点疾病主要有慢性咳嗽、哮喘、肺麻痹(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鼻、鼻、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儿童体质较弱,易患感冒和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一些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既然是穴位贴敷疗法,那么识别穴位当然至关重要。那么,哪些穴位是用来贴的呢?一般来说,穴位主要应用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督脉穴位。治疗肺部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舒菲、心俞、舒歌、黄高、定川、中伏(均在两侧),每次取三个穴位(一般取前三个穴位)。如有局部溃烂或疤痕,可选择其他三个穴位;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辨证,可加穴如天门、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天突、神阙、关元、中脘、内关等。治疗骨关节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命门。此外,胃寒贴中痈,肾阳虚贴肾命门,气血不足贴膈等穴位。

以下穴位是常用的穴位和三伏贴的效果。我们来讨论一下三伏贴的位置和穴位:

1.舒菲穴:舒菲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两指宽。此时的主要疾病是肺经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孩子可以选择这一点。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此穴主要疾病为咳嗽、五劳不足、

om.cn/jbk/zs767/">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灸法:

1、气管炎" 支气管炎" 慢性气管炎" 支气管炎:症状: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

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天各贴药1次。

2、哮喘:>>>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很难受,发作性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症状: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常见的四大症状。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

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h左右。

4、预防感冒:症状: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的人。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 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以上这几种疾病是三伏灸中常见的,其实,凡事属于阳虚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结节病、肺间质病、呼吸衰竭、肺功能学、支气管镜学、下呼吸道感染、不典型...

擅长: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

擅长:哮喘、咳嗽、气短、咯血和肺血管病的诊治

擅长:呼吸内科疾病如先天性动脉瘘、乳糜胸、无菌性心内膜炎、间皮细胞增生,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