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过敏>文章正文

过敏

慢性荨麻疹的危害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

2021-05-22 09:24:03

慢性麻疹荨麻疹约占麻疹荨麻疹的2/3。风团反复出现,有时时间很少,经常不愈合达2个月以上。路过的时候有轻有重,比如早上或者睡前病情加重。有的不规律,一般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让我们仔细看看。

慢性麻疹荨麻疹原因包括:

1.鱼、虾、鸡蛋和牛奶等食物很常见,其次是肉和一些蔬菜食物,如草莓、可可和西红柿。另外,腐败食品分解成多肽,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蛋白质类食物在完全消化前以蛋白胨或多肽的形式被吸收,可引起麻疹和荨麻疹,多见于儿童,也可能是儿童和成人消化道粘膜通透性不同所致。此外,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和天然或合成物质也可引起麻疹和荨麻疹。

2.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种是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粘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和苯并噁嗪等。

3.各种感染因素都会引起这种疾病。常见的是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病、阿米巴和疟原虫;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牙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贫血、败血症等。

4.吸入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物质(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空降

" style="color:#ff5757" href="https://www.yi20.com.cn/jbk/gm8867/">过敏原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虫,甲虫及飞蛾的毛鳞刺入皮肤)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糖尿病等。

慢性麻疹" 荨麻疹症状:

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风疹块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耳边缘有红晕。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

有时,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麻疹" 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麻疹" 荨麻疹。有时,损害中央有淤点,可称为出血性麻疹" 荨麻疹,肾脏及胃肠可以同时出血。风疹块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麻疹" 荨麻疹。有大疱时称为大疱性麻疹" 荨麻疹。有时,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风疹块较易发生于儿童。

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可达数月或若干年之久。

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全身可能都有一些症状表现,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

慢性麻疹" 荨麻疹的危害:

1、诱发其他疾病

慢性麻疹" 荨麻疹发病如伴有消化道症状,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道功能紊乱;伴发肠炎" 结肠炎" 溃疡性肠炎" 结肠炎,crohn's病。慢性麻疹" 荨麻疹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可以诱发肾炎,自身免疫性甲亢,SLE,甚至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导致恶性肿瘤等!生育期妇女还可以导致免疫性不育及流产!

2、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麻疹" 荨麻疹若发病未及时治愈,可迁延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临睡前瘙痒加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因此慢性麻疹" 荨麻疹必须彻底治疗,而不是像某些医生说的那样不需要治疗,任其发展,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3、危及生命

慢性麻疹" 荨麻疹如发病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堵塞感,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患者窒息死亡;病情严重者,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危及生命;

慢性麻疹" 荨麻疹治疗:

慢性麻疹" 荨麻疹西医治疗

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对无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给予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联疗法或长期用药逐渐减量,尽量使用小维持量。

1、内用药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选用。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麻疹" 荨麻疹。有人应用类固醇激素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麻疹" 荨麻疹。

2、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慢性病例可试用封闭疗法、自血疗法、针刺疗法、氧气疗法、组织疗法、排汗祛毒法.

慢性麻疹" 荨麻疹中医治疗

1,血热症

【麻疹" 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麻疹"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麻疹"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紫背浮萍,干生地,薄荷,黄苓,蝉衣,生甘草。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麻疹"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2,气虚血热

【麻疹" 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麻疹"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麻疹" 荨麻疹方药】生黄芪,当归,生地,炒枳壳,白藓皮,地肤子,防风,连翘,桑叶,炒白芍,牛蒡子,玉竹,荆芥。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麻疹" 荨麻疹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为神剂。”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湿困脾土

【麻疹" 荨麻疹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麻疹"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麻疹" 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藓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麻疹"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4,民间验方:

龙李药酒配方:穿山甲、乌梢蛇、克黄莲、红花、白芷、黄柏、露蜂房、花椒、白芥子

泡制: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个月

用法: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

主治:麻疹" 荨麻疹

慢性麻疹" 荨麻疹饮食:

日常保健

1、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麻疹" 荨麻疹。

3、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食疗保健

1.芝麻根

【药方】芝麻根一把。

【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2.韭菜

【药方】韭菜一把。

【用法】将韭菜放在火上烤热。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3.艾叶酒

【药方】白酒100克,生艾叶10克。

【用法】上药共煎至50克左右,顿服。每天一次,连服3天。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4.十全大补汤

【药方】黄芪、地肤子各30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党参、白术、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各12克,熟地黄15克,川穹、乌梢蛇、炙甘草各9克。

【用法】每天一剂,早晚两次服用。服用5剂症状减轻者,为药证相符,可继续服用,反之,则为本方所不及。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5.多皮饮

【药方】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慢性麻疹" 荨麻疹预防:

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避免接触致敏原,禁用或禁食某些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如因冷热刺激而复发者,不应过分回避,相反应该逐步接触,逐渐延长冷热刺激的时间,以求适应。

对于出游者来说,预防麻疹" 荨麻疹好是在旅游时戴上一个口罩,秋天天气凉爽,戴口罩不会感觉过于不适,但是却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不良致病粉尘,让麻疹" 荨麻疹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到野外或者农村,花粉和动物羽毛比较多的地方,更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胆囊炎、病毒性肝炎阑尾炎、肠道蛔虫病等,以杜绝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