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参考内科学)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有哪些症状?
按起病急缓可分成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三种类型。
1.急性型 这种类型通常来源于血液途径播散。患者起病急骤,有畏寒、寒战及高热,体温可达40℃,毒血症症状明显。腰背痛或颈背痛明显,卧床不起,不能翻身或转颈。椎旁肌肉痉挛明显,并出现叩击痛。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达数万,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并有中毒颗粒,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高热可持续2周以上,部分病例出现肢体瘫痪。大型腰大肌脓肿可在腰部或流至股部时被触及。此类病例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至少在1个月后才出现椎体内虫蚀状破坏。一旦出现X线征象后,骨破坏迅速发展,椎体形状不对称,成楔状改变,密度浓白成硬化骨,并向邻近椎体蔓延,使椎间隙变窄,并可见有椎旁脓肿。最后,形成骨桥或椎体间骨性融合。CT与MRI检查可以提前发现椎体内破坏灶与椎旁脓肿。
2.亚急性型 这类病例通常在近期内有过腹腔内炎症或腹内手术后感染病史。在感染病灶控制后或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出院后不久发生腰背痛及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毒血症症状亦比较轻微,有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和血细胞沉降率加快。本病的病理变化发生在椎体的边缘,因此早期的X线检查往往没有阳性发现,X线表现往往延迟到1~2个月后出现,表现为椎体边缘破坏和椎间隙变窄以及进行性骨硬化。这类病例的致病菌大都毒性比较低,或是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比较强,因此整个病程表现为良性过程。
3.慢性型 起病隐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腰背痛,没有神经根症状,体温不高,或仅有低热,状如结核,血白细胞计数不高,但血细胞沉降率可增快。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1~2个月后椎体呈对角线状,有半个椎体密度增高,出现骨硬化表现。随着病变发展,椎间隙进行性变窄,通常需半年之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往往被诊断为转移性硬化性骨肿瘤。用抗生素后症状会改善,但会反复发作,因此整个病程表现为慢性迁延性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