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疾病库>脑炎>文章正文

脑炎

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吗?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治疗?

2021-05-26 11:00:05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和睡眠状态。遇到你该怎么办?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摘要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被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以在健康的成年人身上看到,尤其是运动员、老人和睡觉的人。其他原因包括颅内压升高、钾过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体温过低以及使用洋地黄、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和其他药物。器质性心脏病,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心外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多伴有迷走神经亢进,属神经性,心率不稳定。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心率常发生变化,P-R间期可稍延长。

病理病因

1.心外病因多通过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兴奋)和体液机制通过心外神经作用,或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1)生理学:在正常睡眠期间,例如在中午和夜间睡眠期间,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能约为50次/分钟,有些可能约为40次/分钟。运动员白天可以50次/min左右,晚上低至38次/min。体力劳动者常有窦性心动过缓。在年轻人和老年人身上都能看到。

(2)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如脑膜炎、脑出血、脑瘤、脑炎、脑外伤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黄疸、神经官能症、血管抑制性塌陷和

le="color:#ff5757" href="https://www.yi20.com.cn/jbk/jsflz723/">精神分裂症等,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而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刺激咽部、恶心呕吐、屏气、吞咽、剧烈咳嗽、忧虑,做Valsalva动作、Muller动作时,也可见于胃扩张、肠梗阻、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等疾患,可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诱发窦性心动过缓。

(4)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病质、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5)药物所致:某些药物可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如利舍平、降压灵、胍乙啶等降血压药物,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镇静药、新斯的明及麻醉药物等。

(6)某些传染病的极期或恢复期:伤寒白喉流感等。

(7)电解质紊乱:血症" 高钾血症尿毒症或血液酸碱度改变者。

(8)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消化性溃疡在发病机制中,胃酸的分泌物主要受迷走神经张力控制,当其兴奋性增高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9)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2.窦房结功能受损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肌病" 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鉴别诊断

1.二度窦房阻滞

当发生2∶1,3∶1窦房阻滞时,心率很慢,类似窦性心动过缓,两者可依据下列方法鉴别,经阿托品注射或体力活动后(可做蹲下,起来运动),窦性心动过缓者的窦性心率可逐渐加快,其增快的心率与原有心率不成倍数关系;而窦房阻滞者心率可突然增加一倍或成倍增加,窦房阻滞消失。

2.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P′波,一般是较易识别的,值当P′波重叠于T波上不易分辨时,可被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可从T波低平的导联上寻找未下传的P′波。

(3)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2∶1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未下传的P波可重叠于T波中,T波形态发生增宽,变尖,切迹,倒置,双向等变化,或者误为此P波为u波而被忽略,而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其鉴别点为。

(1)仔细观察可发现TP混合波与其他T波的形态是不同的:

(2)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走纸速度增至50~100ms,重叠于T波的P波可显露。

(3)注射阿托品或改变心率后,则重叠于T波中的P波可显露,并可与u波相区别。

4.房性逸搏心律

房性逸搏心律较少见,其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的P波明显不同,但如果房性逸搏点位置接近窦房结时,则其P′波与窦性P波在形态上不易区别,其鉴别点为:

(1)房性逸搏心律通常持续时间不长,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可使窦性心率加快,房性逸搏心律消失。

(2)房性逸搏心律规则,而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西医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病人头晕等症状明显,且伴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心率低于40次/分时,可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含服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㈠、阿托品

1、作用: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

2、用法及剂量:0.3~0.6毫克口服,每日3~4次。或1~2毫克静脉注射。

㈡、异丙肾上腺素

1、作用: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

2、用法及剂量:2.5~10毫克含化,每日3~4次。或者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点。

㈢、麻黄素

1、作用:麻黄素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

2、用法及剂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可能促发心室颤动。此时的心动过缓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仅次于室性过早搏动。后下壁梗塞时的发生率比前壁梗塞时大3倍。窦性心动过缓可能出现于梗塞发作后的初数小时内(其发生率为40%)。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所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应予及时处理。药物治疗上可选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及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缓慢滴注。

窦性心动过缓中医治疗

一、呼吸放松法。这种做法是其它九种降压法的预备动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两眼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二、按摩百会穴。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你可用手掌紧帖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此法的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三、按揉太阳穴。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此法的作用在于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四、按摩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其疗效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五、摩擦颈两侧。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六、摩抹脑两旁。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上的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从前额至耳部呈孤线每行走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功效在于,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清脑。

七、揉抹曲池穴。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然后再用左手按揉,放置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的好处是,能清热、降压。

八、按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随后再揉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功效是舒心开胸。

九、扩胸调内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后放松还原。

十、引血脉下行。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旋转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好处在于,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预防:

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心室率<50次/分钟,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

3.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窦性心动过缓饮食宜忌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应戒烟忌酒,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

食疗方:

①、鲜蜜饮:取蜂蜜2~3匙,加温开水半杯,搅匀后饮用,每日2~3次。

②、桃肉散:将核桃炒香后研末,睡前服20克,通便后改为10克。

③、黑芝麻饮:黑芝麻适量,炒熟,每次1匙,用蜂蜜调,温开水冲服。